新形势下建筑企业如何有效防范经营风险
时间: 访问量:1467
聚焦核心主责主业优先投入各项资源到核心主业,做精做专做大做强核心主业,提升核心主业管理效率,提升核心主业技术竞争力、人才竞争力、成本竞争力等,提升核心主业市场占有率,确保核心主业营业收入占比达到一定比例,稳固核心主业市场第一梯队,奠定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在核心主业市场萎缩的情况下,可通过核心主业的技术、人才、管理延伸拓展相关多元业务,或整建制引进成熟企业的管理团队发展相关多元业务,相关多元业务与核心主业关联性要强,相关多元业务领域不易过多且应适度拓展,作为核心主业经营规模底线的支撑,适度控制相关多元业务的发展速度,降低相关多元业务经营风险,保证企业经营规模底线。在企业资源禀赋足够的前提下,适度探索战略性新兴业务,选择与核心主业相关且国家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业务,战略性新兴业务领域不易探索过多,严格控制战略性新兴业务的发展速度与占比,通过联合经营等多种方式拓展战略性新兴业务,降低战略性新兴业务经营风险,探索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坚守市场经营底线一、强化投标前调查评估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明确市场经营底线标准(如垫资额度大、履约处罚额度大、付款周期长等),对业主资信情况进行全方位调查,通过规划、咨询等前端机构获取项目基本情况,并对项目进行现场踏勘,进行投标立项评估,杜绝质量不高、违背市场经营底线的项目,对不符合市场经营底线的项目原则上放弃投标。二、强化投标商务策划加强标前成本测算,明确不平衡报价策略,策划签证、变更或优化相关措施,对项目实施团队进行交底,确保项目经济效益,降低经营效益风险。三、强化承包合同评估明确承包合同各类风险条款及其应对措施,坚守市场经营底线,通过合同条款谈判,降低垫资额度,降低处罚额度,缩短付款周期,降低经营风险,与业主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且违背市场经营底线的项目原则上放弃中标资格。四、谨慎承接投资项目控制投资额度,结合企业资产负债率、营业收入、经营现金流与融资情况等,保持合理的投资力度,严格控制投资额度,原则上不得超额度投资。优化投资方向,重点投向投资条件好、业主资信好、投资额度小、投资效益高的核心主业项目,以联合投资为主拓展,分散核心主业投资风险;原则上不独立投资或牵头投资、以联合投资或参与投资等方式探索拓展投资条件好且业主资信好的相关多元业务、战略性新兴业务投资项目,严格控制相关多元业务、战略性新兴业务投资额度占比,降低相关多元或战略性新兴业务投资风险。创新投资合作模式,从严从紧控制控股类、周期长、投资大的PPP项目,全面降低PPP投资项目占比与投资规模,探索BOOT、DBFOT、BOO、ROT、TOT、TOO、EOD、TOD、XOD等新投资合作模式;适度提升F+EPC类投资项目占比,探索投资人+EPC、股权+EPC、基金LP+EPC、F+EPC、EPC+F、EPC+F+O、股权+施工总承包等新投资合作模式,通过投资合作模式创新,降低投资项目风险,维护企业经营效益。五、加强投资决策整合内外部资源,组建专业投资项目评估小组或引入外部专业咨询机构,建立投资项目风险评估体系,加强对行业发展趋势、政策导向、项目交易模式、回报机制、退出机制、综合利润、合法合规性、政府财政能力、企业资本金承贷压力等方面的研究与风险评估,对投资项目市场开发、投资策划、投资决策提供专业意见,提升投资决策正确性,降低投资决策风险。六、加强投资项目退出通过项目转让、股权转让、股权收益权转让、资产证券化、增资扩股、基础设施类REITS等方式,及时盘活处理存量资产;积极与业主单位或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对接,推进投资项目完工后审计确认,建立投资项目回购激励机制,推进具备条件的投资项目尽快回购或移交回收工程款,降低投资。